“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貝雕傳承人林雄先生
12月已經過半,2019已到尾聲,但是對北海貝雕博物館掌舵人---恒興總經理林雄而言卻是一個新的開始。在2019北海南珠節暨國際珍珠展系列活動中,貝雕眾望所歸入選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發起的首屆“中國十珍十寶”。雖然這次不是北海貝雕首次獲獎,但卻有很重要的意義。
北海貝雕是北海傳統的民族文化藝術瑰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蘊含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貝雕是中國的特色傳統工藝,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連貝雕、北海貝雕、青島貝雕、以及平潭貝雕是中國貝雕主要產區,進入90年代后,貝雕產業遭遇了“滑鐵盧”,輝煌多時的北海工藝美術總廠也難逃厄運,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瀕臨破產。2005年,基于拯救和傳承北海貝雕技藝這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北海從事首飾加工的恒興珠寶公司挑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為此恒興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組織研發團隊一起對貝雕加工工藝做了多次技術革新,在管理與人才的引進、工藝創新上也不遺余力,首創利用貝殼天然紋理和顏色,生產出自然、不著色的天然貝雕產品,同時融入現代設計理念,主導推動了技法創新及北海貝雕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創新研發生產多種貝雕新產品。這一改革,被工藝美術同行稱為中國貝雕制作史上的一場革命。同時,北海貝雕在傳統貝雕技藝的基礎上汲取了國畫的風格和東方藝術的構思,同時借鑒牙雕、玉雕、木雕等雕刻技法以及“螺鈿”、鑲嵌等工藝特點,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開發制作大型貝雕產品,結束了貝雕不能制作大件產品的歷史。北海貝雕的藝術水平和觀賞性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2014年恒興公司投資興建國內第一家專業的貝雕博物館,景區主體建筑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集中展示貝雕技藝的主體博物館,是2016年度一帶一路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之一。館內藏品豐富,展品中不乏曾在中國工藝美術界在工藝上屢獲殊榮的精品貝雕,并先后在日本、英國、德國、美國等10多個國家展出,獲得極高評價。北海貝雕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都國際機場、國家商務部、香港港督府及各地重要大型賓館、會議大廳等被用作重點裝飾;還多次被用作國禮贈送國外重要貴賓。
2010年,北海貝雕成功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積極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北海貝雕博物館被授予國家AAA級景區稱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如今,作為承擔傳承和保護北海貝雕技藝重任的博物館在恒興公司的努力下先后獲得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稱號;林雄所著的《北海貝雕:海洋文化的輝煌記憶》是國內唯一一本介紹貝雕知識的書籍,有著極強的知識性和專業性;北海貝雕博物館不但成為中外游客了解貝雕文化的窗口,也是認識北海、宣傳北海的重要載體。
歷時經年,曾被孤獨守望的北海貝雕,再度于歷史的風塵中綻放出光華,同時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認可。
不放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也許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但終有一天能成為值得被致敬的人。